乱清_第三十章 釜底抽薪加特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釜底抽薪加特林 (第3/5页)

了少量加特林,但和斯潘塞的辉煌完全相反,加特林没有留下任何真正值得称道的战绩,加特林的列装要等到战后的1866年。

    加特林的尴尬不仅仅是技术还不够成熟,问题还在于,当时的军队的战术体系中,不知道把加特林这个怪东东放到哪里。

    当时还完全没有机枪支援步兵的概念。加特林枪身沉重,有两个大大的轮子,必须马拉着才能移动;cao作非常复杂,需要四个士兵才能cao作。因此加特林理所当然被当成一种“快炮”。加特林第一次引进中国,译名就是“格林快炮”。

    问题是如果真作为炮兵的一员,不但和炮兵的体制格格不入,和拿破仑炮相比,加特林的威力也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炮兵会很不理解:你中间插我一杠子到底为了什么呢?

    就是说,加特林还必须等待自身的改进和军事体制的调整的配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威力。

    轩军目前的装备已经对南军形成了代差,多加特林不多,少加特林不少,现在玩加特林,于大局无补,只不过给各国军队提供了一个试验场罢了。

    但是,这么有前途的兵器当然是不能放过的,关卓凡的计划是:行一条釜底抽薪之计——把加特林的专利买过来。

    就是说,他要垄断加特林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

    和步枪领域新款式、新型号曾出不穷很不一样,在马克沁机关枪被发明出来之前的几十年中,加特林一直独领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