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秦嬴鱼 第176节 (第7/8页)
秦的赵人们惨死,来向老夫问计的。他虽是好心,但毕竟违背了汤公的命令,所以老夫便带他来给汤公认错,请汤公按照秦律处罚他。” 汤榆叹道:“荀子言重了,您是秦国的上卿,对秦国的政事本就有知情权,他昨夜发生的事告诉您,也属应当。” “不过,他既然在在下这里做事,不处罚他,在下无法服众,便行笞刑五吧,算是以儆效尤。” 笞刑五,就是脱光了上衣,用棍子抽打五下的意思。 这刑罚,说重也不重,说轻,因为行刑的是军中武士,所以,这五下笞打,也不算轻松。 果然只是起到以儆效尤,做给旁人看的,以表示汤榆这个郡丞有错必罚的态度,并不是真的处罚荀子的弟子。 汤榆请荀子上座,询问他现在要如何处置这些赵军俘虏。 荀子问道:“汤公以为,安平君当年为什么一定要从武安君手中留下这些俘虏?” 汤榆看着手里的茶杯,淡淡道:“自是因为主君仁慈。” 荀子摇头,道:“固然是因为安平君仁慈,但他真正的意图,是在可惜这几十 万民力罢了。” 汤愉看着荀子,笑道:“荀子似乎以为,安平君是个唯利是图的人?”他虽然脸皮在笑,但那笑并不达眼底,充分给荀子表演了一个什么叫做皮笑rou不笑。 荀子却是真切的笑道:“安平君此人,虽然的确有天生的生财谋利的手段,但老夫认为,他亦是一位天生的仁者。” “仁者爱人,他收下这些俘虏,不仅没有给他们很多的财货,反而让他们每日劳作,做很多苦累的活,他们不仅没有反抗,反而安守本分,听从安排,汤君以为这是为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