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罗青卷_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人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人差 (第3/6页)

力量,运用力量的模式基本一样,力量层次和个人的内在品质无关,所以当初德妙道人给他们的评价是“专精于格物,不修心性”。

    这也是库洛喜欢弥罗的原因,弥罗若是能否放弃对于内在的追求,依靠他的伴生之宝,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程度,甚至有可能超越他。

    毕竟这个理论下的修行体系看似不需要追求心性,只要你有足够的资源和学识就能够不断进步。

    但这东西又有些类似于数学,你会就是会,你不会就是不会,甚至连看懂都做不到,基本上断绝了一般人上升的可能。

    当然,弥罗若是真的走上这条道路,时间久了,也很容易将人类视作是试验品,毕竟在那时候的他眼中,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数字、数值进行划分。

    其次,主体融入客体,指代的是修行个体向着外在借取力量,并且逐步融入外部力量的一个过程。

    最典型的就是神术和神道,通过坚定不移的信仰,来达到和神祇高度重合的程度,不断借用神祇的力量,最终成为神祇的一部分。

    同样,神祇的修行,也可以视作是作为个体的神祇,如同世界本源交融的一个过程。

    最终,神祇将会同某种概念或者本源相合,成为概念或者本源的化身。

    而这也是库洛对函夏神道感觉到惊讶的原因,在他们的理论之中,信徒信奉神祇,应该是一个信仰神祇、辩证神学、最终在信仰和辩证之中融入神祇,达到与神同在的境界。

    而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借助神祇作为桥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