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罗青卷_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人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人差 (第4/6页)

逐渐同神祇对应的本源相互融合。

    说得不好听一点,若是神祇本身并没有同本源完美契合,还不知道自我改正,是有可能被某位更加契合本源和概念的信徒篡夺神位。

    因此,若是为了获取力量而信仰某位神祇,或者单纯为了信仰而信仰,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落了下乘,偏离了信仰正道。

    当然,也是因为这种理念,在函夏之外,根本不存在等同于玄光境,甚至玉液境的神祇,他们口中的真神,都是等同于炼虚合道的存在。

    同样,这种理论下的修行体系,并非单纯的神道,诸子百家对于学术和秩序的探索,甚至弥罗前世赤色理论如果转化成修行体系,也是更偏向于主体融入客体的理论体系。

    无学难为,无信不立,无实必败。

    我们学习,我们信奉,我们实践。

    最后的主客相互交融,便是函夏,或者说东方的特色理论,是基于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

    主体解析客体和主体融入客体,本质上将人和自然分离对立。

    主体解析客体也可以理解成个人通过解析和认知,把握自然,达到人和自然的统一。

    主体融入客体可以理解成个体借助信仰,融入自然,达到自然和人的统一。

    而函夏的天人合一理论,则是直接模湖了主体和客体,认为自然和个人本身是一体的,但人又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这个庞大体系下的一员。

    同时,人本身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集合体系,这个体系又同自然有着一种密切的联系,这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