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四篇(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四篇(二) (第2/2页)

周易》时期的周王势力还不敌于一个诸侯大国的势力,西周后期周王对‘天下’的拥有,早已是名存实亡。但周王的名分还是存在的。所以《周易》里所言的“君子”,才是安邦治国的主角,这与后来王权上升时期的政治理论所不同了。《周易》里的“君子”,正是体现了贵族共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即《周易》里所言的“群龙无首吉”的政治构想。

    总之,《周易》里表述的“王”,是作者对王制(即分封制)社会的认同。《周易》里并无专制思想,《周易》开辟了“君子”(贵族)共治‘天下’的政治思想。但在古代中国特定的时空下由分封制到帝王一统天下的专制,似乎又是一个无法逆转的必然趋势,这因与中国古代地理经济、文化分不开,也与后诸子(战国时期)不遗余力的维护王权思想分不开。后诸子精英接力传递着王权主义思想“火种”,终于把王权推向专制的“烽台”。《周易》所建构的“君子”共治‘天下’的政治蓝图,最终化为泡影。???

    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