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五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五十六) (第3/3页)

灾祸。这也表明作者对商人的同情与商业的思考。

    “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矢”:箭。“亡”:逃亡,遗失。“誉”:荣誉。“命”:名声。“终以誉命”:最终落个善射的名声。

    本句用箭射野鸡来比喻商旅之人,是徒有虚名,如同用箭射野鸡那样,野鸡没有得着,却连本也搭进去了。

    “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眺,丧牛于易,凶。”

    “巢”:鸟窝。“号咷”:大哭之貌。“丧牛于易”:近代学者认为是商王亥的故事,说是王亥和兄弟到有易的地方去经商,先受礼遇,后遭杀害,夺取牛羊。若真有其事,是口耳相传下来,被作者引用说明商旅之人是要冒着极大地风险。若从本句来看,“易”是指改变,“于”指在于,“丧牛于易”是指“失去了牛是出现了变化”,这同样是比喻商道上的变化无常,风险随时就会来到身边。

    本段论述了商道上充满着极大地风险,商旅之人像飞鸟那样连个存身的窝也没有,最后落个一无所有。

    本篇讲述了商旅之人的艰难处境,商旅之人常年奔波在外,漂泊在艰险之中。在作者的眼里并没有歧视商人,而是同情商旅之人的艰辛,表现了作者对商业的思考与忧患,不同于后儒重农轻商的思想。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