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五篇(三) (第5/6页)
而周公这时是摄政王辅佐成王。周公对外讲天命,而对内也讲天命,但对内更强调的是“修德”,即如何安民的统治术。周公在内即讲天命,又讲修德。这就是后人总结的“敬天保民”。 周公的“天命”思想对内对外是不同的。对殷纣的遗民是大喊“天命”,执行“天罚”来恐吓使其接受周王的统治。对内的王公贵族教导其发扬文王的“美德”。周公心里也许明白“天命”是虚的,是可用来统治人的“工具”而已。周公对内强调的是:“国家不出现不祥之事,在于恭敬明德上下功夫,并不能完全依赖天命,否则一样的会坠失天命。”周初统治者一面靠“神道”,而一面靠“人道”来维护其统治。不过由“神道”而开启“人道”思想,周初天命思想起到了诱发作用。 周初,虽然提出“修德”,但并没有突破“天命”神学思想。而且在王室的政治生活中还在大肆的进行对鬼神的祭祀及“人神沟通”活动。这在“周书”里有不少的记录。 如《周书》里对鬼神祭祀与占卜记录: 在对鬼神的祭祀的活动方面的记录以下如: 《武成》:“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笾(bian)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丁末日,祭祀周庙,大小远近的诸侯都跑着拿祭器,端笾豆。第四天庚戌日,烧柴祭天,遥祭山川,向天地山川大告武事成功。)。 《召诰》:“若翼日乙卯,周公朝圣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已,用牲于郊,牛二。 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豖一。”(第二天乙卯日,周公一大早到了洛邑,就把新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