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七) (第3/4页)

学知识交织在一起。中国先秦哲学核心是“内圣外王”的政治学,哲人们都热衷的是“王政”,而围绕着“王政”进行的“道德”(或叫伦理)说教。

    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非常关心自然,热心研究自然问题,探讨自然的世界,为科学的思维奠定了基础。古典时期的柏拉图创建欧洲等第一所学园,不仅传授哲学,还包括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而我们的先秦除王权王霸学说外,就剩下的是巫术及神秘主义思想了。

    中国哲学注重直观思维,注重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和切身领悟。由此缺乏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发达的形式逻辑,因而往往带有直观性,臆测性,诗意性的局限。常常缺乏对客观事物复杂关系的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

    古希腊哲学则比较注重逻辑思维,喜观对事物作细致的解剖和严密的推论,由此形成比较发达的抽象思维及一整套逻辑推论的方法。

    东方思想核心,不在于增进积极的科学知识,只在于能够“明于治乱之道”和宣扬“内圣外王”之道。为统治者述求一种理想的人格,从而为封建氏族父家长制统治服务。

    先秦虽然出现百家争鸣,但无不关注的是王制的思想与王制主张,而很少有关注的是个体的“人”或“精神理念”,最终随着王权专制思想的加强哲学滑向神秘主义。先秦哲人们是生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之下,维护的是家长制的王权体制。

    古希腊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基础上,手工业和农业分工比较明显,商品交换比较发达,城市成为商业手工业经济的中心,城邦林立,每个城邦(国家)是独立的,没有形成统一的集权国家,没有统一的统治思想。城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