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七) (第4/4页)

的公民亨有民主权力。他们重视现实,重视金钱,重视自然,为了发财致富,热心于自然现象的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都很重视演说和辩证,重视逻辑论的过程。他们讲求概念的清晰明白。而中国古代哲人,还处于诗性思维,贯用比喻例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先秦的诸子之学,过于依附于政治,甚至变成了政治的奴仆和工具。从而削弱了哲学理论自身发展及相对独立性。因没有自然科学的研究,缺乏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发达形式逻辑,影响了哲学理论的系统化,所论之题不是只言片语,就是前后矛盾,互相冲突。

    特别是古希腊由于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很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尤其是在梭伦政革之后,实行民主政治和陪审团制度,演说和辩论十分流行,演说甚至成为当时成名致富的途径。城市有专门教授演说术,修辞术的学校。这些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研究,推动了形式逻辑的充分发展,以至于对古希腊哲学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希腊的这些在古代中国都不曾出现。先秦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诗性思维地步。这正如张光直所讲的两种世界模式,在中西的产生。一个是突破式的,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突破。而另一个是连续性,就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

    我们通过以上中国古代与古希腊文明之比较,即通过以上诸多方面的对比,不难发现,导致两地不同的社会发展路径,是与其背后的经济方式有关,即商业与农耕的生活方式的不同。???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