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十) (第1/4页)
10 从以上内容举例来看,这些都是经验的举例。《周易》的思维方式,既是比喻思维又是经验思维。所谓经验思维是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是以经验为出发点,适用自己的亲自感受或自己以往所接受的传统观念来进行思考,以认识自己和把握具体事物的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的思维活动。经验思维和比喻思维应是一对孪生兄弟,也是东方先民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工具。为何《周易》哲学以“经验”和“比喻”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呢?而没有像古希腊那样出现理论思维呢?我们引述周光庆的《从认知到哲学:汉语词汇研究新思考》一书中的文章,似乎能加深对我们的古典哲学为何是这种样子的,而不是那种样子的理解。 “众所周知……与一切动物相比较,人的特殊之处主要在于,它是以通过语言符号认知事物,解释事物,表述事物的方式开始与其生存空间互动并创造文化,进而彰显其主体特征和生存价值的。这是人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生存的动力。在人的生存空间里,事事物物纷纭复杂,层出不穷,未可穷尽,而人对事事物物的认知,解释和表述则总是逐步进行,逐步深入,相互关联,相互发明的,又总是有其次序性,规律性和系统性的。一般说来,当人们基于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意欲认知和表述以前未曾认识和表述的新现事物时,必然是也必须是凭借原有的初期的经验和认识(主要是空间经验和关系知识),在“基本范畴层面上”,在联想的激发和引导,将相关的已有知识和表述的事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