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十) (第4/4页)
行分析。概念模糊,也就缺少积极性去探索未知领域,即使对未知领域的认识,往往通过经验的比喻领会而实现达到对新现事物的认识。传统思维模式是一种感性思维,感性思维概念模糊,带有过多的情感色彩,不太能对客体做出准确的判断,也难以认知事物的本质,这种思维模式是停留在原始思维阶段。究其根源当然是与其特定的生存空间里的生活方式不无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农耕文明的循环运作的特点,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实用,注重经验奠定了深厚的思维基础。而正是人类进入社会的第一个阶段,即“农耕社会”时期里,人类所获得的对社会及社会事物的所谓“思想”、“认识”,从根本上讲也属于经验性质。而中国古代哲人推崇昔日的经验,而表现出实用的主义特征。《周易》作者与希腊哲人表现出纯理想主义是不相同的。包括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几乎都是实践主义者。都是为解决当前实际问题而提出的一套治国,治民学说。这正是相同于《周易》的哲学思想与思维方式。 先秦没有出现古希腊式的那种思想家,去探讨什么是“真理”与“世界本源”的问题。不去探讨世界的本原,也就缺少对自然研究的兴趣。只感兴趣实用的政治权谋,这就不需要概念清晰,而需要的是实用的经验主义。把历史上的政治经验教训,变成治国安邦经验的法宝。故《周易》哲学思维方式(包括先秦诸子哲子),无不体现的是经验与比喻说理特征。???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