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三) (第3/5页)

干rou,得黄金”的说法。这里的“金矢”,是指青铜的箭头。这里的“黄金”是指青铜的金属物。

    《周易》“解”篇中说:“田获三狐,得黄矢”。这里的“黄矢”同样是指青铜箭头。这一句是说猎获了三只狐狸,却又得回了铜箭头。

    《周易》“姤”里有“系于金柅”。此处的“金柅”是纺线手工车上的一个青铜做的锭子。这反映了青铜用于家庭手工生产工具上的例子。

    《周易》“困”篇里讲:“来徐徐,困于金车”。这里说的“金车”,属于贵族乘坐的车马交通工具。考古上多有出土商周时期的车马具。

    《周易》“鼎”篇以鼎喻事理,此篇中讲的“鼎”,就是指青铜鼎,青铜鼎属于礼器。

    从《周易》里看到的青铜用在打猎的弓箭(也是兵器),车马交通工具,礼器,手工生产工具等,但没有反映青铜用在农业生产工具上。

    从中国的青铜发展史来看,虽然青铜出现的早,而用在农业生产工具上却不曾出现。上古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是农业为根本,却在农业生产上从“野蛮”到“文明”并没有把先进的青铜用于农业生产工具上。中国进入文明时代从生产工具到生产技术保持了氏族社会的连续性。

    那么我们再以希腊为参照看一看希腊从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生产工具与生产手段的变化情况。

    希腊文明最早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公元前3000年代初,希腊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代则为中晚期青铜时代。先在克里特,后在希腊半岛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国家,统称爱琴文明。古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5个阶段:

    1、爱琴文明(青铜时代或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前20—前12世纪,相当于中国夏、商时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