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三) (第2/5页)

统。”(《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李学勤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大抵周承商制不假,在商、周(西周)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农业,而手工业和商业,如同土地那样是被王与贵族所袭断与控制。

    “周朝灭商以后,完全袭用了商朝的官府手工业制度,在周初分封的时候,原来殷王室控制下的官府手工业者仍以原来整个家庭形式被分配到各个封国中去。……整个西周时期和春秋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主导形式都是官办和官营,时称"工商食官"”。(《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刘泽华等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周人继承商制,已然是对社会各方面施行的是垄断。君王与贵族统治者考虑的是“祀与戎”,虽然对生产工具的改进并不关注,在商与西周时期青铜主要用于青铜礼器与兵器,所以考古上很少发现青铜的生产农具。而从文献上也不反映青铜使用在农业生产工具上。

    “在殷墟发掘中,从无发现清晰可以确认之农具,在甲骨文中亦从未见有关使用农具之卜辞。”(《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胡厚宣著第713页)

    商、周(西周)虽进入青铜时代,但在农业生产上还主要是以木器、石器、蚌器、骨器农具,农业上并没有推广青铜生产工具,这是事实。

    地上最早的文献是《书》、《诗》、《易》(周易)。而《书》里有伪作的篇章,《诗》作又夸度的时间长,有一些诗是春秋的诗作,而唯有《周易》是最早的可信书证了。即使《书》里的“商书”、“周书”文里没有涉及“青铜”这一材料的记录,也没有出现“铁”字。倒是《周易》一书里反映了有关青铜器物,但也没有“铁”字出现。

    《周易》“噬嗑”篇中有“噬干胏,得金矢”,“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