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六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六十一) (第3/4页)

取得胜利后的情景,表明胜利来之不易,这也隐喻着取得胜利是爱民与谋划的结果。

    “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几望”:既望,指月中十五。“马匹亡”:马儿走失。本句是用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来象征事物的转化。如月亮满时开始亏蚀,马儿会走失。这里是寓意事物会相互转化,所以,就应更好地把握事情,也就没有什么怨咎。

    “有孚挛如,无咎。”

    “挛”:联系,牵手。

    本句又是紧承上句之意,而强调爱民(有孚)是根本,爱民才是消弭事情向坏处转化的根本。本句意思是“正是有了爱,才能连结人心,才没有害咎。”

    “翰音登于天,贞凶。”

    “翰”:天鸡,锦鸡。“翰音”:飞向高空的声音。“登”:由低处向高处。本句是说“山鸡高飞且鸣叫,后果就有了凶险。”这是用山鸡高飞且鸣叫,寓意居其高位,而名不副实,一定会带来凶险的后果。这是从相反的一面教育君子牢记爱民是根本,否则就会招致凶险。

    本篇以“中孚”为篇名,为命题,更进一步体现《周易》所构建的“有孚”理念,即“民本”思想。古今把《周易》里的“孚”字释为“诚信”,是不符合“孚”在《周易》里的意思。《周易》一书里共有二十三篇中出现了“孚”字,共出现了三十四处,并且还有以“中孚”为题目而专列为一篇文章内容出现。可见《周易》一书对“孚”这一理念的重视与重要。《周易》之前没有这一理念,“西周文”里没有构建出“孚”这一政治理念,只见“德”的思想,不过那只是“以德配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