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六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六十一) (第2/4页)

;(又)谋划好,事先有准备。“它”:别,其它的,意外事故等意。“燕”:通宴,安逸,安闲之意。本句意思“事先有谋划,有准备,吉祥。相反,若发生了意外,就没有了安逸。”这是强调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

    “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鹤”:仙鹤鸟。“阴”:树荫。“好爵”:好酒。“靡”:共。本句意思“仙鹤鸟在树荫下鸣叫,而它的小鹤鸟在一旁应答,‘我有好酒,愿与你一同共享’。”本句是运用比兴手法,也是一种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老仙鹤与小仙鹤的一唱一和,表现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寓意“共享”的思想。即“君子”与“小人”应共享社会成果。也寓意着“君”与“民”和睦“一家亲”的那般情景。“孚”是《周易》构建的政治理念,即民本思想。无论先儒与后儒的政治观,均是体现让统治者爱护其被统治者,像家长爱护其子女那样。中国先秦的民本思想,本身与宗法制度是个血rou相连的关系。这正符合马克思主义者所论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正是那种宗法制度里,只能产生“民本”思想,根本不可能产生出民主思想。“家长制度”与“民本思想”能够‘血rou连体’,正是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决定。《周易》首先构建了“民本”思想,整部《周易》贯穿着“民本”思想。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得敌”:战胜敌人。“罢”:停止。

    本句意思是“战胜敌人,有人击鼓欢庆,有人停下休息,有人为胜利高兴得热泪盈眶,有的人欢呼高歌。”这是描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