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六) (第1/4页)

    引用资料(三):“河南安阳殷墟孝民屯村陶范二,商代晚期”

    八

    ∧

    大

    ∧

    ∧

    这上面的一组符号是出土陶范上刻写的符号,同样是个“六联体”,即有六个刻划符号组成的。因没有条件把《楚竹书周易研究》“第三章考古易的发现”中的这一所谓“数字卦”图片上传到网上,笔者也没有发现网上有此图片,否则上传到网上更能直观地看到陶范上的刻画的摸样。不过陶范上的刻画符号大致如上笔者所举的那组符号,只是“六联体”里排第三第四的刻划符号连在了一体,像是个“大”字,实乃是“十”与“∧”连带一起所形成。这种刻写法如同下面器物上刻画符号里的“大”字:

    ?

    《楚竹书周易研究》“第三章考古易的发现”中所收录的“河南安阳殷墟孝民屯村陶范”上的刻画符号,释文为“八六一六六六”数字。在释文里出现了“一”的数字,那是把陶范上排在第三的像是“大”字符号,而释文为“一”和“六”。实乃那组符号里的同样是有两个基础符号所组成,即“十”与“八”。在引用资料(一)和(二)里,《楚竹书周易研究》的作者是将像“十”的符号释文为数字“七”,而对“河南安阳殷墟孝民屯村陶范”上出现的刻画符号里像“十”的符号却释文为数字“一”,实际那还是像“十”的符号,只是与下面像“八”的符号刻写时搭在了一起,这是刻写时不规范所致,如同不同人所写汉字是不相同的笔迹字形的道理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