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九) (第3/3页)
北方部族(如蒙、满)入侵中原,最后还是被汉文化所融合,并不像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被外来民族入侵,却使原民族文化中断或消亡。 中国北方因地理气候与中原迥异而形成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冲突同时贯穿了前后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大陆农耕文明长期受北方游牧民族攻击态势里唯一的竞争压力,也由此促使中原民族大一统文化意识成因之一。 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土壤有助于产生一个大一统的文化形态。 东方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以家庭生产为单位(或家族式),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换,依靠人的劳动从自然中索取生活必需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家庭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是一种自经自足的生产方式,即生产方式也是保持原生态性。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环境对家庭形式,衍生出“孝”的观念,又成为儒家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儒家的政治学说都可以从中国地理环境与人之间长期作用形成社会观念里寻找到根源。由于易于聚落形成的环境,创造了发达的血缘宗族形式,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血缘家庭与地缘(聚落)结合不易瓦解。中国广大而众多村落里的血缘与地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而长辈的权威性也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建立,由父家制的权威思想观念,推而广之到国家(由家到国)观念。进一步催生出儒家伦理(或叫道德)政治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血缘宗法观是地理环境与人之间的长期作用形成的。???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