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二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二十七) (第2/5页)

四个密码……第三把钥匙,是孔子给我们的《十翼》……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经》,可以说是三位古圣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后被称为《易经》;而孔子则为《易经》作了《十翼》,也称《易传》。那么《易经》的首创人伏羲是谁?他又为什么要创造八卦呢?

    伏羲八卦是什么?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无字天书。我们从小就听说过无字天书,伏羲八卦就是无字天书。因为伏羲氏当年根本还没有文字,所以《易经》整部书只有图像,没有文字,所有的字都是有了文字以后,慢慢加上去的。加到最后,整部《易经》也不过四千多字。

    没有文字,没有条条框框,不受任何局限,就可以通天下,通宇宙。伏羲氏是把整个都想通了以后,才开始来画卦的。所以我们对他那一画,非常地恭敬,称为“一画开天”。《易经》是从开天辟地,也就是今天科学上所讲的大爆炸说起的,一直说到人类最后的状况……”)。

    曾先生说这些,真乃是不懂而无畏啊!他意为当今没有人能够弄懂《周易》一书了,就可以任意的去解释这部书,就可以越发的去故弄玄虚了吗?对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的形成过程,看来曾先生还停留在“一画开天”的这种认识这套符号组合写法的地步,他那里知道这套符号早期并不是“——”与“——”的组合写法。连这套符号的发展史都不明白,还谈什么“六十四卦就是宇宙的六十四个密码”的这种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