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十九) (第3/4页)
”,即社会前景非常美好吉祥。这里所主张的“咸临”,完全体现了儒学的仁政思想,即宽厚待民,体恤下民的思想。《周易》已把儒学的纲领构建了起来。 “咸临,吉,无不利。” 这里还是强调,用温和的政治建立上下关系。但如何建立一种和谐的上下关系,这里只是一个理念,而并没有具体的措施。 “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本段是对比来论述统治方法的不利一面,因前面所讲的均是有利的。“甘临”为何会导致政治上没有什么好处呢?若及时纠正(既忧之),就没有害咎。那么,这“甘临”无疑与“咸临”是背道而驰的统治方法了。显然这里的“甘”,不是甘甜之意,若是指甜美来讲,只能是甜言蜜语,即欺骗的政治手段。这种政治,其结果才是“无攸利”。而一些译本把“甘”译为“钳”意。“钳”意是指强力压制的意思,这意虽符合本文上下之意。但把“甘”当“钳”来译,似乎没有根据。甘于钳,既不通假,又不引申。只能认为是把“钳”误写成“甘”。既然“甘”不合文意,虽“钳”符合文意,但“钳”没有根据。是否,《周易》作者借历史事件来说事理。夏启在“甘”地召集军队誓师,讨伐有扈氏国。这是《书》里记载的“甘誓”这一历史事件。借用这个历史事件来说明不能用武力压制的办法去统治。本句话的意思是“用压制的办法去治理国家,是没有什么利益的;若能忧惧并及时纠正,则没有害咎。”这是承上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