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十九) (第4/4页)
内容,从相反的一面来论述政治上的利与害。 “至临,无咎。” “至”:尽心尽意,达到完美。本句的意思是“尽心诚意的去治国理民,没有害咎。” “知临,大君之宜,吉。” “知”是明智的意思。本句的意思是“明智的去治理国家,是伟大君主最适宜的治国之道,正确而吉祥。”这里体现的是明君式的政治理念,已然是民本思想,是让统治者爱民,宽厚温和的对待民众。 “敦临,吉,无咎。” “敦”:宽厚温和。这最后一段是与首文相呼应的写作手法。从“咸临”到“敦临”,强调的是宽厚温和的治国思想。 本篇围绕着如何治理下民,而中心体现的是用温和的政治理念,并反对用**压制的办法。本篇里出现的“八月有凶”,是借自然界的变化交替周期来比喻治国不可用专制的政策去治理,否则事情就开始转化。这是讲辩证关系,而不是讲“定数”。 总之,本篇所讲的“知临,大君之宜,吉”的政治理念,比古希腊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思想早了好几百年。《周易》所倡导温和的政治策略,无疑是反对专制的政治制度。但《周易》之后,中国并没有走向宽厚温和的政治体制,而是向着王权专制的道路走去。也许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周易》哲学思想不但没有得到彰显,而且把《周易》阉割成卜筮之书,为帝王专制的需要而引向了神秘主义泥淖。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