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五) (第2/6页)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惕号,莫夜有戎,勿恤。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苋陆夬夬中行,无咎。无号,终有凶。” 《夬》篇从立论到主文论述,都是运用比喻。 篇首字“夬”就是象征阻塞的事物现象被排除。篇中内容,全是运用比喻来推明事理。如“壮于前趾”,“莫夜有戎”,“壮于頄”,“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殿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苋陆夬夬”等。本篇全部运用比喻来论证命题。运用比喻在于把深刻地,无法言明的道理,通过常见的生活事例来比喻,这是先民找到的一种理论方式。 第四十四篇《姤》,是论述“婚姻家庭观念”。文中特别是已体现了“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的观念。 《姤》全文是:“姤:女壮,勿用取女。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赢豕孚踯躅。包有鱼,无咎,不利宾。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包无鱼,起凶。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姤其角,吝,无咎。” 通过《姤》文来看,《姤》篇内容全用的是比喻象征手法。 “系于金柅”,这是借用生活里的纺线车纺线与緾线的锭子来隐喻妇道规范。 “见凶,羸豖孚踯蹢”,这句话虽然一样的是象征与暗示,暗示着篇中女主人公内心世界复杂的情怀。这表明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动察与描述。不过是借着象征的手法,而不是直接的心理描述。女主人见景伤情,暗示着女主人的心事。 “包有鱼,无咎,不利宾”,厨房里放上鱼,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