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三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三十二) (第2/5页)

里所讲的“德”不是一个含义,也与后儒所讲的“道德”指向的主体对象不同。《周易》里所讲的“德”是针对妇女而论。本篇的“恒”就是指妇女应永远坚守妇道之德。妇女坚守了妇德,才会有那么多的好处,即“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这就是本篇立论的内容。

    “浚恒,贞凶,无攸利。”

    “浚”:通假,意思是“止”,“退”。“浚恒”:意思是不能坚持道德品行。若不能坚守道德,其结果就是坏事情,自然是“贞凶,无攸利”的坏结果了。这开篇内容是从不能“恒其德”的不利一面来论述。

    “悔亡”这两个字应是一个段落内容。从字意上讲是“悔恨消失了”,这是承上段之意,既然“浚恒”是“贞凶,无攸利”的事情,而应遵守的是长久坚持道德cao守。反对的是“浚恒”,即不能坚守道德cao守。那么,跟着出现的“悔亡”,这是表示改变“浚恒,贞凶”的局面。“悔亡”之意,就是纠正了过失。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羞”:羞惭,耻辱。“吝”:吝惜,耻辱。本段是进一步强调,若不能长久坚持道德cao守,那就会蒙受耻辱,对未来也是有害的。

    “田无禽。”

    本段是借打猎不见猎物来比喻事理。若没有了道德cao守做规范,就如同田猎不见飞禽走兽。这里用“田无禽”来比喻失去了道德cao守,就没有了固守人心的东西了。这是“不恒其德”的结果。

    “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夫子”:男子,丈夫,老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