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七) (第1/5页)
通过前面的介绍,已知依照“大衍之数”说法的推衍起卦方法,也知道“变卦”与“卦变”的不同。我们再回过来看《左传》里的第一筮例内容说法。 对此筮例,当今有一本名叫《周易江湖》的书里,也有对此筮例的详说, 我们不妨抄录《周易江湖》里对此筮例的一些说法: 『在陈完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周王室的史官来见陈厉公,随身还带了一部《周易》。嗯,如果你是陈厉公,你会做什么呢? 我们要知道,这位史官可是从中央来的啊,是从天子身边出来的!我想很多人都会热情招呼那位史官:“大师啊,用您这双给天子算过卦的金手,给我也算一卦吧!” 这就叫人之常情,两千年前和两千年后都一样。 陈厉公请这位大师给儿子算算,小陈完当时可能还不明白大人们这是在玩什么呢。大师排演蓍草,很快就算出了结果——其实也不快,起码要一个小时,但比起当时流行的烧乌龟壳来可是快得多了——这一卦叫做“观之否”。 这位来自中央**的算卦大师是这样解释的: “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