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七) (第2/5页)

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秦之以玉弟,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我来慢慢解释。

    还记得晋献公请史苏给伯姬算的那卦吧:那一卦叫做“归妹之暌”,意思是:本卦归妹卦变成了变卦睽卦。现在这个“观之否”也是一样,观卦变成了否卦,观卦是本卦,否卦是变卦。

    图15---观之否

    ……

    观卦和否卦长得差不多,只有第四爻是不同的,观卦的第四爻是阴爻,否卦的第四爻是阳爻,所以我们可以推算出来,这位周太史在演算出观卦的时候,观卦的一、二、三、五、六爻不是少阴爻就是少阳爻,只有第四爻的阴爻是老阴爻,按照我们前边讲过的规矩,遇到老阴爻的时候把它变成阳爻,其它爻不变,这就成了新的一卦,这就是否卦。所谓“观之否”就是这么来的。

    咱们先按照前边讲过的规则自己算一算,看看这个“观之否”到底预言了什么,最后再把我们的结果和周太史的结果对照一下。

    嗯,按照前边讲过的规矩,当本卦只有一根爻产生变化,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变爻的情况下,我们要以本卦的这根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知道,观卦第四爻的爻辞就是次算卦的结果。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