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三) (第2/2页)

小人”)。“有孚”理念就是“君子”安邦治国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孚”是《周易》建构的民本思想,是后儒所倡导的“仁”(“仁者爱人”)是一脉相承的。

    《周易》一书为何强调的是“有孚”,即“君子”为政,要体现在“有孚于小人”的治国理念上呢?而不是继承西周初期“德”的说法上呢?

    我们已知“西周书”里出现大量的对“德”的表述。王室的重臣谆谆的告诫周王要行“德”来永保“子子孙孙用亨”的‘天下’基业,即保周人祖先开创的基业世代不移。

    周初的政治理念是让周王有“德”来配合上帝的保佑,而《周易》是一改周初开创的“以德配天”的神学思想,而变成“有孚”理念,即让整个统治集团的成员以“有孚”(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的目标,这是产生的人类新思想。《周易》给人们提供了新思想,这是哲学上的一次突破,也是意思形态上的一次革命。周初倡导的“德”,是以配天的使命,还没有走出神学地带。而《周易》里表述的“有孚”理念,是让“君子”之治放在执政为民上,不再是配合天意,而配合的是民意。《周易》哲学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不再是神学目的。《周易》走出了神学,开辟了“民本”思想理论之先河,奠定了儒家“民本”思想基础。以“孚”配民,让“君子”(统治者)体察的是民意,重视民意,关怀民生,而不是“天命”。这就是《周易》建构“有孚”的目的论,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次真正突破,也是一场意识形态上的一次革命。《周易》里建构的“君子有孚于小人”的政治理念对中国后儒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