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三) (第1/2页)

    3

    《周易》里的“孚”字,从甲骨文或是金文都是会意字,无论是像手抚摸小子,或是像鸟的爪子抚卵,其含义是一样的。无论人或禽鸟都是有一种天性的母爱。这无论人与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是本能的,也是天性的。人类哺乳其子女没有不爱抚与精心,而动物也一样。现代辞书《辞源》对“孚”的解释是“禽鸟伏卵”,也作“信用,诚实”讲。“孚”作禽鸟伏卵更具形象化。“孚”字是“爪”下有“子”,也正符合《说文》里的解释,是鸟类孵卵之象。鸟孵卵育出小鸟,用母体的温暖,去孵化坚硬的蛋壳,使新生命破壳而出。“孚”作“禽鸟伏卵”,应是“孚”的原初之意。《周易》里的“孚”意,就是“禽鸟伏卵”之意。只是用“孚”(禽鸟伏卵)来比喻。《周易》文章多用比喻,以喻政治道理。这里是把母亲哺乳之情、之爱、之关怀引申到政治上。若把《周易》里的“孚”译成“信”,“诚信”,“诚实”并不能表达其真实的含义。从《周易》里的“有孚”来看,更恰当的意思是个政治涵义,是一个政治比喻,是“上”对“下”的关心,关怀,体恤的涵义。把“孚”释为“爱”更为贴切,这是先儒“仁”之理念。既统治者(“君子”)要对其统治下的百姓(“小人“)给于像母亲对子女的那般关爱,如鸟伏卵的那般呵护。如鸟孵卵才体现《周易》里“孚”的本义,只是《周易》作者借“孚”来比喻,而建构出的政治理念,即“民本”思想。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孚”是《周易》作者建构的一个政治理念。《周易》一书里有不少篇章里讲到“孚”。“孚”的内涵是让统治者(“君子”)体恤关怀百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