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二) (第1/6页)

    2

    “孚”是《周易》一书里建构的一个政治理念,而“孚”字在《周易》一书之前或同时代的典籍里也有过出现,但并不同于《周易》已经把“孚”字变成一个政治理念。在《周书·君奭》里出现了一个“孚”字,“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这是说:“正因为他们崇尚道德,用道德来辅佐他们的君主,所以君主一旦向天下发布政令,就像占卜,占筮一样,百姓岂有不相信的”。这里的“孚”,是指信服来讲。这是出现在西周初期的文告里。君奭是召公的名字,这是周公对召公的称谓。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洛诰》里说:“作用孚先”。这是说:“因为兴周,要以信用为先”(当然这里的“孚”字,译作“爱”,也是行得通的)。

    《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士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这里的“孚”现在均译为诚信,即成王诚言民归心。这首诗是歌颂武王,成王的诗歌。与《君奭》反映的也是周公辅佐成王,是反映的同一时代。但《诗·下武》是何时写的就不得而知了。这“孚”字无论在《诗》或是《周书》里,已然还处在浓重的天命思想,也表现的是修德以配天命。《大雅·文王》“田念祖尔,肆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大雅·黄矣》:“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无论《周书》或是《诗》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