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四十三) (第5/6页)
说明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先秦巫史用《周易》筮卜,并见之今本《周易》的卦爻形式。而不知这是如何的演变来历,就妄下断语把《周易》定性为筮卜之书。 至于朱熹的《周易本义》中对“十翼”所作的注释,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对其举例了解,因为“十翼”(《易传》)本不属《周易》一书的内容。 《周易本义》一书对《周易》与“十翼”分十二卷进行注释。而在十二卷后,又分出“周易本义·卷末上下”讲述了象占理论方法与仪式。朱熹无疑把《周易》与“八卦”筮术混为一谈。 “《周易本义》卷未上”里的“明筮”与“稽类”所讲的正是“八卦”占筮之内容。如“明筮”中说: “倚数之元,参天两地。衍而极之,五十乃备。 是日大衍,虚一无为。其为用者,四十九蓍。 信乎平分,置右于几。取右一蓍,挂左小指。 乃以右手,揲左之策。四四之余,归之于扐。 初扐左手,无名指间。右策左揲,将指是安。 再扐之奇,通挂之算。不五则九,是谓一变。 置此挂扐,再用存策。分挂揲归,复准前式。 三亦如之,奇皆四八。三变既备,数斯可察。 数之可察,其辨伊何。四五为少,八九为多。 三少为九,是曰老阳。三多为六,老阴是当。 一少两多,少阳之七。孰八少阴,少两多一。 既得初爻,复合前蓍。四十如九,如前之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