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三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三十四) (第6/9页)

何尚书问的第一个问题并没有占上一卦,即没有正面回答。而对第二个问题,即解梦上,也算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回答。虽然管辂没有起卦,可讲的一凡话,既运用了相法,又结合了卦象与卦理。正如被在场的也懂数术的邓飏讥讽说:“这是老生常谈”。大抵管辂是当时社会上的数术名流(如现在的邵大师、王大师之流者),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上层政治风向也是了如指掌,这种对上层人物的洞察,不是靠学得的卦术,而是观察分析时势的结果。所以当何晏让管辂占上一卦看能否官至三公,管辂却是回避,并未起上一卦算一算,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大抵管辂心理有数,升与不升都不可正面回答。最好的办法就是讲一凡有寓意的话,让其去领会,这正是所谓“高人”的一种回答技巧,管辂正是这样做的,而何晏也心领神会。

    管辂回答何尚书的话不是卦术,而是儒术:“昔元,凯之弼重华,宣慈惠和。周公之翼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咸宁。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从前八元、八凯辅佐虞舜,广施恩惠,全国祥和。周公辅助成王,坐着等待天亮处理朝政,所以能福泽流遍天下,万国共享安宁。这就是走正道会有好的效应,不是靠占筮事先显示的)。这算回答何尚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接着管辂在解释何尚书的梦时,通过鼻子与卦象结合的说法,还是隐喻着一个道理。只是借卦象为工具,而目的在于指教何晏。此时管辂完全变成一位谋士的角色,而非是术士的身份了。

    可以说管辂继京房后,是又一筮法的开创者,即“江湖术”(即“江湖经验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