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篇(十六) (第3/6页)
:“劳苦用心,通达顺利,君子凭借宗庙礼乐教化,利于出现大德之人。亨通,利于守正,用牛做祭品,吉祥,有利向前发展。” 宗庙祭礼,是西周重要的祭祖礼仪活动。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是一种国家礼教活动,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周礼·春官·小宗伯》里说“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宗庙”活动,实际是一种宗教礼仪。所以“王假有庙”,即君主要利用好宗庙这一礼仪活动,是作为一种礼乐教化的政治手段。西周祭祖礼仪非常隆重,场面盛大。《诗》里的“周颂”多数就是宗庙祭祀祖先的乐歌。这种宗庙礼仪动力,是西周王室的一项政治活动内容。如同现在看到的“黄帝陵”及山东孔庙的祭祀活动的场面,这就可以联想到西周的王室祭祖的活动场面。 《涣》里说“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这是说:“如水流散四方滋润万物那样,通达顺利。君王凭此宗庙礼教,才有利于拥有这大地山川,也有利于未来”。 这同样是讲君王利用好宗庙礼乐教化手段。故“王假有庙”也是君子应掌握的一种教化政治策略。 30、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及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方针 《周易》里的《蒙》篇讲:“蒙,亨。匪我求童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再不告,利贞。”这是说:“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亨通,不是师长求教于蒙童,而是蒙童求教于师长。如同卜筮上说的,第一次请教,理应回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没有礼貌,不恭敬的寻问,就不予回答。这是有利于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正确教育方法”。 这里的“筮”是借来比喻事理的,并不是讲卜筮的,是比喻重视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