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篇(十一) (第2/7页)
退。 《剥》:“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这又是一种政治忧患。“丰硕的果实不能食用,被当官的占有,而劳动者已将没有存身之处”。 《周易》每篇都是凸显着忧患意识,其忧患的文句也不胜枚举。而《坎》篇可谓忧患意识特强的文章了。其忧患意识不单其对“君子”而讲,而且对人生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坎》篇里的忧患意识,就是今天已然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我们再把《周易》“坎”篇的原文及今译附下: (原文)“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习坎,入于坎窞,凶。坎有险,求小得。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坎不盈,祗既平,无咎。系用徵纆,寘于从棘,三岁不得,凶。” (译文):“通晓人生路途上的坎坷不平,正是有了爱,维系着这种心思意念,就通达顺利。这种品行就可超然人生的坎坷不平。通晓人生路途的坎坷艰险,一旦进入陷阱,就很不幸。人生路途坎坷且有险阻,应求小的获得(不可贪婪)。行走在这人生的坎坷路途,险恶且随时就会来到身边,一旦陷入陷阱,也就无有能力所用。一尊酒,两器具的食物,用瓦器装存,节俭而用,自己开导自己,最终没有害处。人生路途坎坷,不能圆满平坦,既有山丘,也有平川,这也无所怨咎。待用绳子拴着,放到拘禁犯人的牢狱,三年不能获释,那就凶险了”。 《坎》篇虽有几十个字,可包含了人生命运的深刻哲理,不亚于一部《红楼梦》。当然《红楼梦》给人世讲述了封建帝王社会里人生大悲剧,是一部不朽的伟大文学作品。若要从人生积极意义上来看,《红楼梦》有浓重的宿命论思想。而《周易》一书从积极的一面看要高于《红楼梦》的思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