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一篇(二) (第3/5页)
上升为宇宙论意义。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为加深这“意义”的印象,听听权威者的说法。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里这样说:“《易经》是一部占卜的书,后来儒家赋予它以宇宙论,形而上学的意义,并且从宇宙论联系到伦理,进行阐释,这边是现在附于《易经》之后的"易传"。” 又说:在“易传”中有两类不同的陈述句,一类是关于宇宙和其中包含的万物,另一类则是关于《易经》本身抽象符号体系。《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虽然后来新的儒家把这几句话作为形而上学和宇宙论的基础,这几句话并不是指宇宙的生成,而是指《易经》中符号系统。但是“易传”中认为,“《易》与天地准。”这是说,在宇宙之中有些符号和公式的确切对应物。因此,这两类陈述又能够互相对换。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来说,它是指宇宙而言,但它和《系辞上》所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又是可以互换的。“道”和“太极”是相当的,而“阴”和“阳”则是两形式,即“两仪”。《系辞下》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它与《系辞上》所说:“生生之谓易”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陈述句。前者联系到宇宙,后者则是联系到《易经》,但它们又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第149页) 我们再看《辞源》对《周易》一词的解释:“《周易》也叫《易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