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十六) (第7/7页)
疾病的混乱思维。不要以为古人的思维是混乱的。《周易》每篇都是精心构思,并有论题的论文。人哪有“恒不死”呢?只有人的毛病,即错误行为,会代代沿袭下来,永远不会消失。但人出现的毛病是可以改变的,人可以约束自己不犯错误。不过“享乐安逸”这种事,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种事情就会存在,这里“恒”字的运用是恰当的。 《孟子》一书里记孟子与齐宣王有一段对话,可加深对这“疾”字的认识。 “孟子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这是孟子向齐宣王宣传他的王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思想,问齐宣王“你如果认为这话讲的对,为何不去实行呢?”而齐宣王为了推脱敷衍孟子向他倡导实行王政,就一连串说出自己不能实行的理由来。那不过是略带自谦的口味说“我有个毛病,喜爱钱财,实行王政怕是有困难吧?”“我有一个毛病,喜爱女人,实行起来王政怕是有困难吧?”齐宣王当然不可能听一听孟子的说教,就放弃掉既得利益。即自己自由无束的专制嗜好自动放弃。道德说教对专制与强权者没有丝毫的约束与压力。民主是人民不断地斗争争得的,不是靠道德说教就使专制者自动放弃专制的。自然孟子的“仁政”也只能成为一种政治乌托邦。而这里的“疾”就是指毛病,即坏习惯。本篇的“疾”同理是指人的不良行为,而不能当成人身上的某种疾病去理解。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