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五篇(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五篇(一) (第4/4页)

成了天命,所以你小子封才能在这东土之上。”

    《康诰》又说:“王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这意思是:“摄政王说:啊姬封,你要经常想着呀,现在百姓正看着你如何遵守你父亲文王的遗德,并希望继续听到殷先人的有德之言。你去遍求殷人先贤王用来安民治民的有德之言吧……使他们大爱上天庇护。如果你自身能富于德,王命就不会被荒废。”

    这以上是篇首的内容,而本诰文的最后是:“王曰:“呜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无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乂民。

    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

    这意思是:“摄政王说:啊,要尽心!你小子封,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你要经常想着呀,不要绝了我们享有的天命。要明确你的职责与使命,扩大你的听闻,来安定治理百姓。

    摄政王说:去吧,封,你不要放松警惕,牢记我的贵告,你就会世代享有殷民。”

    这一篇诰文,是告诫姬封(姬姓,名封,又称卫康叔、康叔封,周文王的第八子,周武王的同母弟,获武王封畿内之康国,故称康叔。成王即位后,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封康叔于卫)的,周公以王的口味,诰于封去卫地治理封国。这里提到的德是提倡文王创立的德,要封继承与发扬,才会受到天的庇护。才不会像大殷国那样灭亡。在周公的心里,德是给上帝的承诺,即上帝保佑有德的君主。???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