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二) (第2/4页)

士,武士,战士讲才与本篇内容吻合,符合本义。音应读ben。而《小象》或《彖》这些“易传”注释《周易》多有不正确。因“易传”是按八卦取象解释《周易》,而《周易》一书本不是按八卦取象写成的内容。故“易传”里的解释《周易》难免有想象与发挥的东西。自然离《周易》本义相差甚远。把“贲”当做“饰”,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这里的“贲”其音,其意实则并不难理解。《尚书·牧誓》:“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尚书·立政》篇里说:“用咸戎于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这里的虎贲是指勇士,或武士。本篇里的“贲”就是指勇士。这是一篇歌颂与赞扬勇士精神的文章。

    本篇题目:“贲,亨,小,利有攸往。”这里立意在于宣扬,要发扬勇士纯洁品正为国奉献的精神。篇中内容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描写。

    “贲其趾,舍车而徒”。

    开篇给人一个英武健壮与品格高尚的勇士形象。表现了勇士内在美的精神。“舍车而徒”:即有车不乘,徒步行走。

    “贲其须”。

    “须”:指已成年的人。这是描写勇士正风华正茂。

    “贲如濡如,永贞吉。”

    “濡”:柔和,柔顺。这一句内容是指勇士听从指挥,遵守命令。这表现了一个勇士忠心报国的精神境界。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这是一个转折的句子段落。“皤”:指须发白了,表明勇士把青春年华献给了保卫事业,到须发斑白时,才解甲归田。“白马翰如”:指骑着雪白的骏马。“匪”:不是。本段是写勇士把青春岁月奉献给自己从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