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一) (第2/3页)
利见大人 亢龙有悔 (见) 群龙无首(吉) 我们知道《诗》里的诗歌,多是四言一句,而《周易》的行文也多是四言一句。《周易》里的行文及手法同样如“诗”之“比兴”。如这第一篇《乾》里除一句“君子终日乾乾,夕阳若厉,无咎”的陈述句外,其它都是比喻句子,皆以“龙”来比喻事理。以“龙”来隐喻君子安身立命,执政处事的道理。即学“龙”的那样替藏,变化,升腾的本领。这是象征,隐喻手法使人一看就明白无误的认识到作者所比喻,所象征的含义。本篇的末句更有一凡象征的深意,“见群龙无首吉”。总之,《乾》文通篇就是以“龙”来比喻“君子”安身立命,执政处事的道理。 《周易》第二篇为《坤》,我们也将《坤》文按诗体形式恢复,来看其诗歌形式与诗歌语言: 坤元亨 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 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履霜坚冰至 直方大 不习无不利 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 无成有终 括囊 无咎无誉 黄裳元吉 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 利永贞 由此使我们看到《坤》文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韵律朗朗上口。尤其是文中所用“霜、方、章、囊、裳、黄”之字非常押韵。 《周易》虽有诗之体,诗之语,诗之韵,但《周易》毕竟不是诗歌的汇集,而是文,即是论说文。可《周易》在阐明事理时,并不是以准确的概念和判断、严密的逻辑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