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篇(十四) (第3/5页)
观我生进退”。正确的观察认识自己治下的百姓民众,“君子”治国理政,就不至于失误,“观我生,君子无咎”。《观》篇是为统治者(君子)提出了一条按客观事物规律办事的执政方法。既强调观察事物的全面性,而反对片面性,狭隘性。强调全面性,反对片面性,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客观实际情况,使“君子”在政治决策上应与客观实际相一致。《观》中所要求执政者了解国情民情,坚持观察认识事物的客观性,无疑是“君子”施政上应遵循的一项政治原则。 10、应建立起有序的政治秩序与规范(即“贯鱼,以宫为宠”) 《剥》篇是以“床”的剥落侵蚀坏掉以喻政治衰败现象。而这种政治衰败的关键是没有建立一套正确合理的机制,即制度缺失。一个国家在政治上若没有建立起一套正确有序的机制,将导致像物一样腐朽烂掉的那样后果,也寓意着权威的崩溃。而在面临着“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的严重社会不公局面,如不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秩序准则,就是“剥床以肤,凶”的后果。而要解决“凶”的后果不发生,就应“贯鱼,以宫为宠,无不利”的去行政。 “贯鱼,以宫为宠,无不利”,就是说“若能按次序,凭借身份能力受到荣誉,而无不利”。这就是能够解决社会严重不公的现象,并 抑制腐败的发展,国家也不会一天天的烂下去了。 《周易》“剥”篇是借“床”的不断剥落侵蚀所损坏,来比喻国家政治上逐步衰败的现象。若要改变这种现象,作者提出的方法是“贯鱼,以宫为宠”。这里已然是使用比喻,但含义是“若能按秩序,顺次,凭借身份能力而受到荣耀,而无不利”。这就是说应建立一套有序的政治机制,目的是消除“硕果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