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分卷阅读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 (第3/4页)

   而且他们现在都还年轻,都是热血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共鸣。

    他这么想,也是没办法,因为他终于想起来,为什么“吴俊”这个人名让他在明朝都能有印象了……。

    第013章 各有思量

    这四位精挑细选之人,以后跟他的交情都不同,他们都是天顺六年壬午科应天府乡试的中举之人。

    同时,他们也是两年后会试,殿试进士及第之人。

    随后他们会做庶吉士。

    庶吉士这可是个好职位。

    庶吉士亦称庶常,名称源自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明洪武初年,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之下者称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

    永乐二年始专隶于翰林院,选进士之长于文学及书法者充任。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

    由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目的是让他们可以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

    情况有如今天的见习生或研究生。

    明代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

    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发展到后来,到了清朝雍正以后,选馆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

    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

    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明代的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