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 (第4/4页)
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 清朝时汉人大臣中,亦多出于翰林庶吉士。 所以随着原主考中举人,又要会试的时候,吴老夫人跟吴俊才会这么着急。 骑在马上的吴俊也在想事情。 庶弟很聪明,而且父亲护着他,才十五岁就是举人了。 一旦进士及第,这么年轻的进士,吴家将再也压制不住吴有为,十二岁的秀才,十五岁的举人,恐怕,他进士及第,也就十八岁。 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的意思是明经科是古代科举科目,内容较浅,所以说三十岁人才考中明经,实在是太老了;五十少进士,因为进士科较难,所以五十岁人考中,已经算年轻了。 十八岁的进士啊! 想当初,多少人家登门给庶弟说亲,母亲都没同意,那些人家,一个个都比吴家厉害,给庶子说那样的亲事,岂不是让那庶子爬上了天? 父亲为什么激怒之下去世了? 当时只有他跟母亲在场,管家都是守在门口的,因为父亲知道了二弟的事情,知道了母亲当年的所作所为。 而母亲,却说让二弟娶她娘家表姐的女儿。 表姨是少年守寡,就这么一个女儿,惯得不成样子,而且他们家,是要一个上门女婿的……。 父亲本就身体不好了,一听这事儿,急怒之下,气急攻心,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了。 当时他跟母亲吓坏了,后来却觉得,父亲走的太是时候了。 守孝三年,那庶子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