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一) (第3/3页)

屈”。本段意思是“吃带骨的干rou,发现了青铜箭头,利于认真的研究调查,结果问题明确。”这吃rou,吃出了箭头,怎么结果还是吉呢?这“利艰”的大意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是打猎射进骨头里的箭头,加工时没有发现,吃rou时吃了出来。既不是阴谋,也不是谋害行为,反而又得到了铜箭头,自然不是坏事情。这“吉”是指事情弄明白了。

    “噬干rou,得黄金,贞厉,无咎。”

    这里同样是吃干rou,但吃出了金属物。不像上面所讲的吃出的是箭头,并且是有来源的。这金属物如何在rou里,就是危险的信号,但还没有造成危害的后果。“无咎”指后果没有造成危害。

    “何校灭耳,凶。”

    这是针对开头“屦校灭趾无咎”对比说明事情出现了严重性。此句意思是“待刑具戴到肩上遮住了耳朵,就凶险了。”《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这“小象文”解释是“聪不明也”,这是耳朵被遮住了,就不能明辨是非了。现在不是有成语“耳聪目明”么?这是指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这“小象文”说的应是正确,在断狱上不可“聪不明也”,应是耳聪目明,才能明断是非。这是比喻,用戴住刑具遮住耳朵来比喻不能明辨是非,就走向危险,就会妄断狱讼,就会造成冤假错案。另一层意思是,不能明断狱讼,就是妄断狱讼,同样会导致凶险引身,即妄断狱讼是要触犯刑律的,这里是双重的警示。故本篇是讲述刑狱上要明察秋毫,不可妄断刑狱的道理。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