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十七) (第4/6页)

所独占。是获得和占取政治权力的重要基础,是中国古代财富与资源独占的重要条件。总之,因“萨满式”的文明导致了中国古代、财富的积累主要是通过政治手段,才使中国文明产生之后延续下来史前的文化成分。张先生又举例出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古代城市以及文字都保持了连续性。(见《考古学专题六讲》第一节)这些都归因于“萨满式”的文明。

    那么,什么是“萨满”呢?

    “国内外萨满教研究者普遍把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巫术宗教遗迹当作萨满教的早期例证。在这个意义上,萨满教和人类早期宗教具有相同的内涵,它等同于一般学者所说的原始宗教。

    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萨满教不是创生的,而是自发产生的。其历史中或许有非常著名的大巫师,但却没有明确的创教人,其主要的信仰与祭仪在氏族、部落、民族社会中,自发形成,代代相传”。(孟慧著《寻找神秘的萨满世界》前言)

    萨满文化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它最突出的特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祖先崇拜。萨满信仰是天地鬼神无所不拜,透过跳神仪式,神鬼附体,以驱魔、请神、祛厄、医病。中国东北是萨满文化的母源地之一。萨满式文明是以巫术为特征的广义萨满信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特征广泛存在于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中。张光直先生以萨满式文明解释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模式,似乎言不尽意。把古代中国文明形成的模式认为是巫术宗教因素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这似乎是把“果”当作了“因”。况且世界各民族都出现过“萨满式的文明”,包括希腊民族。但西方能够形成“突破性”,从神话世界中突破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