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篇(十三) (第4/5页)
主。西周初期确立了分封制度,而这“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无疑体现了分封制度的政治纲领。自然“君子”治国应遵循这一政治原则。《周易》一书是西周后期产出的,《周易》所体现的是维护分封制度社会,是让“有国有家者”共同治理好‘天下’,维护好‘天下’的秩序。《周易》里所讲的“君子”就是有国有家的统治者。《周易》里的“理想国”,就是“君子”共治‘天下’。故“君子”在安邦治国的政治实践上,是要遵循“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的这一政治原则。因为“小人”是统治对象,也是君子施爱体恤的对象。“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正是体现了对“君子”与“小人”这种等级秩序的维护。 3、“比”之原则 《比》篇讲结盟,是为“君子”讲述邦国之间建立结盟的政治措施。 《周易》是讲述“君子”之治,而“结盟”又是“君子”之治中应遵循的一项政治原则。《周易》一书是西周后期产生的,此时也是西周王室衰落,而诸侯国上升的时期。《周易》作者希望的是“君子”(西周整个贵族统治集团)共同治理好‘天下’。在一个分封制的国度里,西周王室早已失去周初的统治地位。而是“有国有家”出于独立及上升的地位时期。那么,如何在邦国林立的这种社会格局局面,使邦国之间和平共处,而达到‘天下’太平。《周易》提出了结盟的政治策略,要诸侯间建立和平共处的社会局面。诸侯国走结盟,才是‘天下’太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比”就是结盟,联盟之意。邦国之间进行结盟,而达到‘天下’太平景象。当然这一任务,《周易》作者寄托给君子们去实现。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