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十三) (第3/3页)

现了,也就是国防建设的力量大大增强了。这就是本段“乘其墉,弗克攻,吉”的含义。“墉”:城墙,高墙。“弗”:不。

    本段其意是“(来犯者)即使登上城墙,也不能攻克。”这就是实现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其结果自然是“吉”了。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号”:大声的叫喊。“咷”:哭。“号咷”:啼哭呼喊,欢呼等意。“克”:战胜。

    这是描述取得胜利前后的情况。“聚集众人的力量,先呐喊壮我声威,后取得胜利而欢笑,大军胜利会师。”这说明了发动起来民众的力量,是执行了正确的方针路线,才取得的胜利。

    最后“同人于野,无悔”,这是所做的总结。正是众人聚集起来,团结一心,积极备战,才能实现保家卫国,才不会出现悔恨的事情。

    《同人》是一篇讲述发动民众力量为谁所用的利害关系问题。本篇所强调的是把众人的力量用在全体人民的利益至上,而不是宗族或小集团的利益至上。这里把民众的力量聚集起来用在何处的道理是讲的很明确。而本篇出现的“于野”,“于门”,“于宗”,“于莽”。表现的是不同地方区域,也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总之,是把众人的力量聚集于广大人民利益至上,而不是宗族势力,更不是“家天下”。这里作者所关心的是“野”,“野”是指广大的农村。只有把广大农村里民众发动起来,把这只力量用好。作者讲述的无疑使“君子”认清这种政治上的利害关系。即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这是政治关键问题。有了政治上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利涉大川”与“利君子贞”的目的于实现。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