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五篇(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五篇(八) (第3/4页)

但周王朝并没有与原始宗教信仰割断。而《周易》一书却实现了哲学的突破。《周易》一书既无鬼神思想,又是反对占卜的,彰显的是理性的人文思想。

    那么《周易》一书在“祭祀”与“天命”这两个方面又是如何的认识呢?

    在祭祀问题上,《周易》一书里有以下篇章所涉及:

    ⑴《革》:“革,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⑵《升》:“孚乃利用禴,无咎”

    ⑶《损》:“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亨”。

    ⑷《益》:“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亨于帝,吉。”

    ⑸《困》:“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吉。”

    “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⑹《涣》“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⑺《中孚》:“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⑻《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以上这几篇里,有相关祭祀的内容,祭祀是起源于原始社会里的人们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目的是在于祈求神的保护和免除神灵的责罚。殷商是神权至上的时代,祭祀是非常频繁。西周前期还弥漫着鬼神崇拜。《周易》这几篇里虽涉及到有关祭祀事宜,但与其前时代相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