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篇(一) (第2/3页)
面所讲的“八卦哲学”的认识。所谓东方的形而上学与西方古希腊古典哲学时期哲学(形上学)的内涵区别。 而中国古代哲学正如牟先生所说的“重点落在主体性与道德性”。中国哲学的重点何以落在主体性与道德性,牟先生如是说:“中国的哲人多不著意于理智的思辩,更无对观念或概念下定义的兴趣。希腊哲学是重知解的,中国哲学则是重实践的。实践的方式初期主要是在政治上表现善的理想,例如尧、舜、禹、汤、文、武诸哲人,都不是纯粹的哲人,而都是兼备圣王与哲人的双重身份。这些人物都是政治领袖,与希腊哲学传统中那些哲学家不同。在中国古代,圣和哲两个观念是相通的。哲学的原义是明智,明智加以德性化和人格化,便圣了。因此圣哲二字常被连用而成一词。圣王重理想的实践,实践的过程即为政治的活动。此等活动是由自己出发,而关连著人、事和天三方面关系的合理与调和,而要达到合理与调和,必须从自己的内省修德作起,即是先要培养德性的主体,故此必说"正德",然后才可说"利用"与"厚生"。中国的圣人,必由德性的实践,以达政治理想的实践。”(《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