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五篇(九) (第2/4页)
待祭祀呢?如何看清后封建社会里的迷信实质,而一部《红楼梦》是中国后封建帝王社会的一面镜子。你可以从这面镜子中真实的看清后封建社会里上层社会与人生的真实面目与真正目的。你完全可以把《红楼梦》当成一部政治哲学去读,其中也透显着忧患意识,不过这忧患的结果是消极的。《红楼梦》反映的是中国式的社会人生大悲剧,并不能启蒙中国产生科学与民主,也无法唤醒中国人的自身革命与解放。相反更能使人坠入虚无与空门。因《红楼梦》充满着极其消极的巫术与宿命论。《红楼梦》只能使人扼腕悲叹命运的不济。你若想认识我们的传统与文化,就读《红楼梦》。《红楼梦》里所反映的正是中国真实历史与文化的传统。从写实的一面来着,这不能不承认作者的伟大。《红楼梦》作者的伟大以写实的手法,给后人留下了那个真实的社会画面,即地狱般的专制社会与人生。《红楼梦》里虽也有忧患,但不像《周易》里的忧患意识,能使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动力,能唤醒人去改造社会,掌握人生。正如这对于传统的祭祀问题,《周易》作者能如此的理性,是多么的可贵。“东邻杀牛以祭,不如西邻之祭禴,实受其福。”这是进步的认识观。《周易》作者用历史事实说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正道,什么是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周易》作者总是给人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让人们看到未来的希望。如“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有了爱,即使用小猪与鱼献祭,一样的吉利,利于建功立业,利于向前发展。)只要心中装满了爱,才是成功的根本,而祭祀并不重要。若相反,心里没有爱,即使杀牛宰羊的去祭祀,一样的得不到任何好处,历史不是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个东邻(殷纣)杀牛以祭,结果不是灭亡了么,《周易》作者对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