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四) (第2/3页)
学》等。留传下来的著作内容广泛,涉及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形而上学,天文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诗学等。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可以说他们是古希腊哲学的顶峰。他们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希腊哲学的最高水平,而且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西方哲学由此而奠基。 古希腊学术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在于追求知识。希腊语哲学的一词,原义是爱知,科学一词原义知识,知识代表真理。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而我们的古典哲学(即先秦哲学),所表述的内容并不是“爱智”,而是“爱治”,即治民术或统治术,是维护王权政体的君主统治术。 我们现代所讲中国哲学史,不是从孔子讲起,就是从老子讲起。他们被认为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并没有把《周易》当成哲学。而恰恰《周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源头。中国的哲学正是由《周易》而奠定。《周易》建构的君子治国的主体性与道德性与《周易》建构的“民本”思想及《周易》里的政治忧患意识,无不贯穿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以及后封建帝王时代里的哲学思想,都没有超出这些内涵。 中国的古代哲学史是一个继承与延伸的历史,同理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一个“连续性”的性质。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周易》,下启后封建儒学。先秦哲学,无论“儒”、“墨”、“道”、“法”均可称为政治哲学(或君主统治术)。中国古典哲学,唯独体现在治国的学说上,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